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目] 喂!喂!下北澤



書名/喂!喂!下北澤 もしもし下北沢
作者/ 吉本芭娜娜 よしもと ばなな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吉本巴娜娜的小說,之前有看過她其他著作,但已經忘得差不多。日本文學的風格,總是給人一種看似隨意但讀來又有些沈重,感覺清新但其實有些晦澀。起初,我把它當作旅遊書閱讀(!!),很期待能到下北澤走一遭,希望藉由小說看到下北澤的個性,雖不能因此瞭解下北澤是個怎樣的地方,但會比較知道要用什麼樣的心情拜訪。
書名取得很可愛,感覺應該是一本風格像封面一樣色澤鮮明的輕鬆小說,但是其實小說從頭到尾都是灰色系。每次看小說時都會試圖把自己的情緒和主人公做連結,如果能理解主人公的心境,哪怕只是一點,那本小說就會變得很有趣,故事歸故事,自己的思考也占了一大部分。如果無法理解,小說的趣味一定會減半,而我也會在不斷苦思與迷惘中看完小說。
主人公的爸爸和別的女人殉情死了,留下事前毫不知情的主人公母女,而在經過一大段時間的頹喪與放棄,最後她們離開了高級的目黑區老家,搬進充滿人情味的下北澤展開新生活,小說主要就是描述在下北澤發生的種種與過去記憶對現在造成的牽絆。
一個像黑洞般的女人是怎樣的人,這是我第二次聽到以黑洞形容人,上一次是周遭的人自創的描述,想不到吉本芭娜娜也用這種方式形容,應該說是英雄所見略同,還是說真的就是顆黑洞所以人人都會那樣說?呵呵
吉本芭娜娜描述黑洞女人的形容是這樣的"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女人"“ 雖然只看過她一次,她是那種會攪亂別人想法的女人,越是想看就越看不清楚。”“雖然長得不怎麼樣,卻擁有一種魅力能夠吸引定性不且出身良好的男人上鉤”,我雖不是男人,但也還是有見識過黑洞女人的威力,力度雖然只是輕輕掃過的颱風尾,但當時還是沒日沒夜地陷入在不愉快的深淵中,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沒有遇見黑洞,是不是能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當下應該要做什麼,而非隨波逐流呢?即便很輕微,但我短暫的青春還是被延宕,也讓我和時間的競賽一趨於劣勢。慶幸自己不是男人,捲進黑洞中,即使有高人指點,還是很難爬出來吧!小說裡主人公的爸爸沒有高人指點,想用以己之力解決問題的結果竟然是死亡,實在是讓人吃驚,但一點不意外。
主人公一直試圖從家中變故的傷痛中走出,但過往的記憶還是時常成為前進的阻力,在小說的尾聲,主人公在一連串生活中的變革中,理出一些頭續,彷彿也看到了眼前的一絲光明,小說就在這種氣氛下淡淡地劃下句點。
簡單來說,結局並不光明,無論日子過得順遂不順遂,時間都在走,但即便是在再渺小不起眼的小人物,其快樂的記憶、痛苦的記憶,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就好比故事中的母女經歷了相同的痛苦,但只要角色立場不同,也有完全不同的記憶,而這就是我們活在世界上的最好支持,這是一個很好的自我安慰,也只有這樣明天才會依然好好的。

沒有留言: